close
2006年5月 Cheers雜誌
文─盧智芳‧王曉晴

大部份人認識詹仁雄的方式,不外乎是鬼才製作人、漫畫家、品味男子。然而有一個角度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那是職場上的詹仁雄。10多年前的起點,是小助理詹仁雄,現在是數位製作事業公司副總經理詹仁雄。

詹仁雄 (數位製作事業公司副總經理)
沒有退路,能量更大

看起來好像沒正式當過上班族,但是詹仁雄對職場有他自己非常獨到的觀察。

隔了近10年,他最近就同一主題創作的四格漫畫續集《非常辦公室2》,一樣是精準又犀利地描繪出辦公室裡形形色色的百態。

這種可以穿越"partition"(辦公室隔板)的眼光,或許是源於詹仁雄一路的歷練。實踐家專畢業後,他不想去那些看起來「遜遜」的公司,才進入電視圈。起初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最少最少可以認識一些人,對以後開店有幫助,」他笑著說。

結果,起薪只有2萬3千元,另外扣稅,工作時間長又要隨傳隨到,這些還不是最痛苦的,對他而言最大的委屈,是每天工作內容很瑣碎,要搬東西、買檳榔、服侍藝人跟製作人。每次開同學會,詹仁雄都覺得自己的工作真是「不夠高雅」。

其實詹仁雄從小就以反應快、夠聰明著稱,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很臭屁」,但是太機靈的另外一面,就是對事情理解很快,卻不夠深刻。

等到他出社會,因為老爸再也拿不出供他出國留學的學費,反而令詹仁雄覺得沒有退路,「要靜下來做一些事,而且一步一步做完。」儘管第1年,他每天起床都只有2個念頭,「一是我不幹了,一是拿把刀子去殺了製作人」,他還是撐過來了。

「耐操」加上他善於掌握社會脈動,轉化新點子的能力,詹仁雄很快地在電視圈中崛起,成為當紅製作人。

回頭去看,他反而很珍惜這段過程,不僅磨練了性情,也為往後的做事態度打下基礎。

詹仁雄做紅了很多節目,不過照他自己的說法,失敗的節目更多。這幾年,他走過失敗,角色也從單純的創意人走向更多經營管理。

接受《Cheers》雜誌專訪時,詹仁雄談到年輕時不為人知的過程、對現階段人生與成就的定義,還有從5年級主管的角度對職場新生代的看法,言談中盡展「鬼才」的幽默、深刻,又令人不時會心一笑。

***********************************************************

想像與現實果然有差距。我畢業於實踐家專(現為實踐大學)平面設計科,原本以為我的樣子很機靈,作品也不差,應該很容易找工作。現實是,我投履歷到很多家公司,結果回覆的都是遜遜、面積不超過8坪大的小公司。

天生樂觀的我回想起學生時代,曾做過舞台劇,加上姊姊鼓勵,我轉向投履歷到傳播製作公司,很快就被錄取,從此跨進傳播界,轉眼10多年。

起初我進傳播圈沒有太多想法,只單純想做做看,心裡盤算,若做1、2年還無發展,至少認識多點名人,或許對我以後回家開店會有幫助。

一念之間,我轉進傳播界,和所有「學非所用」的社會新鮮人一樣,我也曾憂慮,做節目不是我拿手的,我行嗎?

起步與同學有落差,卻跳更高

但擔憂專業能力以前,我首先要面對與同學間的職務落差。那時進傳播界的起薪是2萬3千元,跟其他行業比,不算太低。但從節目助理做起,每天工作包括送快遞、買便當、買檳榔、侍奉大牌製作人與明星,就像雜役一般。

而我大部份同學進廣告公司,每天在辦公桌前做平面設計,工作內涵比我「高雅」許多,尤其工作前幾年辦同學會,常會明顯感覺彼此的職務落差。

克服這項障礙需要時間,而培養專業更需要經驗累積。我真正開始做節目才發覺,傳播行業不一定要畢業於傳播相關科系的人來做。既然過去所學是平面設計,我把電視螢幕想成一張A4紙,做節目像在做這張紙的layout(視覺呈現),思考重點是要用什麼字體、logo(商標)怎麼擺、電腦動畫如何呈現……,當中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一隻烏鴉飛過螢幕。那時沒有人想過電視節目能做CI(識別系統),我先做了,結果改變往後的電視節目製作。

沒有退路了

我做電視節目爆發的能量,主要來自我沒有退路,當人沒有退路可走,眼前的工作能量就會更大。

如同當兵前的我很臭屁,總認為自己有小聰明。直到退伍出社會後,父親無法再資助我出國讀書,我才發現我沒有退路了,我必須很認真、按部就班去做一件事,即使這件事很愚蠢,我都必須把它做好,這樣的覺悟也奠定我往後的工作掌控與定性。

從此我認真專注於工作,即使星期天晚上8點、農曆大年初一被找回公司,或製作人百般挑剔,我都盡力配合主管要求,不挑工作,不分職務大小,不卑不亢又「耐操」。

其實個性不愛守規矩的我,很難適應這種不曉得何時下班、哪天放假的工作型態。工作第1年,我經常起床只有2個念頭:「一是我不幹了,一是拿把刀子去殺了製作人」。

但我撐過去了。事後回想那段受牽制的助理生涯,最大的收穫是,幫我養成按部就班的工作態度。我不再只耍小聰明,想用最快的速度把事情搞好,反倒深切領悟,再聰明的人都必須先把自己歸零,按部就班完成每項步驟,才能將工作做到最好。

現在我很感激那位極盡磨練我的資深製作人(指資深電視製作人侯之燕),她曾開玩笑要我養她或娶她,我回應她:「養你沒問題,但娶你絕對辦不到。」從這樣的對話,可察覺我們的關係很好,年輕人要能正面思考,懂得學習,成功就會來。

學習面對失敗,成功作用力更強

若想成功,還要學會面對失敗。例如製作人要先面對低收視率、節目被停等窘狀,才能從低谷彈得更高。大部份成功都來自失敗,比起我做紅的節目,失敗的節目更多,世上沒有永遠不敗的人,重要的是能否學會面對失敗,再求取成功。

《我猜我猜我猜猜》是讓我嶄露頭角的電視節目,現在它很紅,但它也曾面臨過低收視率。《我猜》早期像《兩代電力公司》,主軸為探討兩代溝通問題,節目起初頗受好評,做了10集後,趣味漸漸消失,甚至有廣告商直接挑明跟我說:「你們的節目很難看。」

這是我第1次認真面對失敗。當時我耐住性子問那位廣告商:「那你覺得什麼節目好看?」雖然他的建議未必完全正確,但他卻真實告訴我,一位廣告商或觀眾的心態。就這樣我腦子裡有了新想法,我想做一個24到40歲婦女想看的節目,這不是我平常看的,而是我母親、阿姨想看的。那時第四台全是瘦身廣告,常會引起某種女性關注,藉由這項靈感,我做了「人不可貌相」單元。然後找那時還不是天王的吳宗憲當主持人,結果收視率變成2倍,讓我第1次用自省功夫得到成功。

成就來自獲得尊重

擁有成功是否就能獲得成就?工作人初入職場,對「成就」的要求很簡單,只求名與利。不過當工作人成熟到某種階段,成就便來自得到尊重。

當我處在追求名利的階段時,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某位資深、具有權力的製作人說:「製作人沒有地位,賺的錢太少了。」那時我不明白這句話,後來我成熟到某種程度才發現,這位製作人口中的沒有地位,指的是他自己,因為他做節目只為「賺錢」,當然得不到社會地位與尊重。

不同的是,知名資深製作人王偉忠每推出新電視節目,總能獲得中產階級迴響。因為他愛做節目,他做節目有理想,賺錢不是他的第一目標,讓他獲得了地位與尊重。

成就也來自於我能勇敢大聲告訴大家我做哪個節目。台灣100多個頻道有上百個節目,當中很多製作人不敢理直氣壯告訴大眾,他做哪個節目,同樣也無法得到尊重。

漸漸成為公眾人物後,面對媒體的追逐與捕風捉影,我只想說:我不是曠世奇才,我很多成就都是努力得來的。如同電影《春心蕩漾》最後結尾,男主角跟女主角說:「我知道我不是那麼好,但我會努力成為你希望的那個男人,也許我會犯錯,請你給我機會。」若能以同樣心態面對工作,「成功」就會自動報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owang 的頭像
    tomowang

    Le Jardin

    tomo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