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這篇就讓我想起以前常和家人爭執過...

為了什麼事情爭執我已經忘記了,不過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你們又不是我,你們怎麼認定我會跟你們一樣會碰到同樣的事情呢?”

記得我總是主張“所有事情必須要自己親身經歷過後才能有所領悟”,所以很氣家人一直不准我做那個,或者不准我做這個的。儘管他們強調是為了我好,甚至覺得因為他們受過類似的教訓,所以如果事先跟我說的話,那麼我就可以不必再“步入後塵”。但我還是覺得,人不可能永遠都躲在家人的保護傘下,偶而也是得自己受過傷才會有所成長的

就像很多人都會擔心很小的小朋友會不小心被熱鍋燙傷,所以你一再的跟他說鍋鍋會燙燙,然後禁止他、強迫他不要去碰那個鍋子,但小朋友還是會因為好奇心作祟而跑去碰那個熱鍋。換成是我的話,我總是心一橫地牽著小朋友的手去稍稍的碰一下熱熱的鍋子(當然是會小心不要造成燙傷囉~)小朋友馬上就知道這個鍋子是燙的,不能碰的,於是他以後就會自己知道不能碰那個熱熱的鍋子。類似的情況我想套用在大人們的身上也是一樣的吧?


轉載自Carol的魔法圖文書

高中快畢業時,我最興奮的一件事是──終於可以離開家裡、自己住到外面去了。

上台北到學校報到的前一天,媽媽一邊幫我收拾行李,一邊千叮嚀、萬交代地說:「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裡,自己要小心點……」我嘴上應著「嗯!嗯!」其實一顆心早飛到八百里外了,哪還聽得進去媽媽交代什麼呀!

離家第一個星期,很多事很新鮮,東看西看、去哪裡都不需要跟誰報備,真是自由!

吃了一星期外食後,開始想念媽媽做的菜了。

我打電話回家跟妹妹聊天。我說:「妳知道嗎?外面的東西好難吃,我現在才知道媽做的菜簡直是有大廚的水準……」說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我天天在家吃了十八年的美食,不以為意。離家獨居一星期,才發現原來一切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理所當然。

之後,唸書、工作、嫁人,我一直住在台北,再也不曾回家跟爸爸、媽媽長住了。回家,變成渡假了。

現在,我只要逮到機會就想回娘家。高雄的單位邀我去演講,為我安排行程的同事還在考慮路途遙遠,我總是迫不及待地說好!因為我可以順便回家。

平常在台北,為了維持身材,有一餐沒一餐地吃。回到高雄的家,不管媽媽做什麼菜,一概照單全收。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可以天天住在家裡、天天吃媽媽做的菜……

關於成長過程中的這些點點滴滴,我時時在心底回味。這些看來瑣碎而微不足道的回憶,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養分。當我累了、沮喪時,想想這些人生的經歷,我便可以重新打起精神來面對生活及一切。

因為我一直記著自己從青澀、無知魯莽到體驗一些事的過程,我很自然地就接受、理解了荳芽跟蝴蝶的許多反應及情緒。那些屬於「當女兒」的部分,我並沒有在「當了媽媽」後,就忘記了。

荳芽跟蝴蝶才幾歲的小孩,我卻也時常在她們身上看到我當年十八歲時急於長大、什麼都想試試看的心情……

我時常叫蝴蝶「賴大膽」,她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才剛剛一歲多時,有一天我們到八里騎馬,還不太會說話的蝴蝶,竟然說:「我也要!」

我問她:「妳可以嗎?」

她很肯定地用力點頭:「可以!」

爸爸當然不願意。我極力為蝴蝶爭取。後來還是爸爸認輸兼認命地雙手扶著蝴蝶坐穩馬背,一步一步地跟著馬兒走,讓蝴蝶假裝是她自己在騎馬。

現在兩歲半的蝴蝶,會跑、會跳、會說很多話了,更有為自己爭取機會的能力了。吃飯時,她不要大人餵她,連幫忙都不要,她總是很堅定地說:「我自己會啦!」什麼東西要以什麼方式吃,她也自有主張。

有一次,蝴蝶要吃一個滷蛋,她用湯匙舀起一整個蛋,快到嘴邊時,蛋滾著滾著、掉了。爸爸要幫她把蛋切成兩半,好方便她吃,蝴蝶不肯。爸爸看她一次一次地讓蛋滾落,火大了,硬是把蛋切成兩半放她碗裡。蝴蝶哭了。邊哭邊很委曲地說:「我自己會嘛!」

我替她擦乾眼淚,把我那一整顆完整的滷蛋跟她的兩半交換。「我知道妳自己會,妳自己再試試看吧!如果要媽媽幫忙,再說吧!」

蝴蝶又試了幾次要整個蛋舀起來吃,可惜都沒成功。她看看我。我問她:「要幫忙嗎?」這次,她點頭了。從此以後,她一看到整個圓滾滾的蛋,就會說:「媽媽幫忙切兩半。」

爸爸說我縱容蝴蝶無理取鬧。

我問他:「你會不會管我今天要吃麵還是吃飯?」

「當然不會!那是妳的自由!」

「是囉!那你為什麼不給蝴蝶這種自由選擇的權力?為什麼要強迫她照你的方式吃蛋?」

通常爸爸接下來就不會再多說了。我始終不知道他是覺得我言之有理?還是一堆歪理?

大人時常用很多理由,像是孩子還小、不會啦,會弄髒啦、會受傷啦,剝奪了孩子自己嘗試的機會。因為沒有自己做過,沒有真正體會過做成功的成就感,或失敗的痛,孩子永遠無法理解父母說的感覺是什麼。

※※※※※※※※※※

我最近做的一本荷蘭童書,原書名是「驢媽媽的愛」(Een grote ezel),講的就是一隻自以為長大的小驢子凡事都要自己做,還要求媽媽讓他自己出遠門一趟的有趣經歷。

書裡的驢媽媽很棒,她很擔心小驢子,卻還是願意放手讓他自己去走一遭,驢媽媽自己就一路躲躲藏藏地暗中跟著小驢子走。在每一頁圖畫裡,明著我們是看到小驢子的歷險過程,暗地裡,我們卻可以找到驢媽媽百般隱藏的蹤跡。孩子看了,肯定覺得很有趣。

原書名「驢媽媽的愛」(Een grote ezel)想傳達的,還是要孩子知道媽媽的愛有多偉大。所以,原書封面也是一張驢媽媽抱著驢寶寶的溫馨畫面。我在做這書時,卻故意翻轉角度,從小驢子急於長大的心態去看媽媽的表現,於是,我更動書名為「我自己會啦!」,也把封面換成小驢子拖著他的行李跟玩具,一路飛快地走著,而驢媽媽呢?當然是遮遮掩掩地跟著、護著。我以為這樣的驢媽媽更可愛一點,母愛也不至於讓孩子感覺那麼沉重。最重要的是,我們做的是童書,孩子是主角,如果可能,我都希望書裡呈現了孩子看世界的角度、講出了孩子的心情。

說教,是全世界最無聊且無用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對你承諾的──「我自己會!」,讓他自己去經歷、感受,建構出他自己的世界;即使他的世界跟你的不一樣,也請寬容地由他去吧!畢竟那是孩子的世界,不是你的。

要做到很難嗎?其實還好呢!

用自己當兒子時的心情,去看待你的兒子;用自己當女兒時的心情,去對待妳的女兒,一切都會變得很容易。因為,那樣的話,你也說過;那樣的事情,你也做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owang 的頭像
    tomowang

    Le Jardin

    tomo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