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夏》(Milk White)





導  演: 磯村一路
演  員: 大澤隆夫、石田百合子.......more
影片年份: 2004
片  長: 80分
上映日期: 2004/12/24
發  行  商: 學者電影
出  品  國: Japan 

【劇情簡介】

  傷悲會在歡樂的時刻出現,但是希望卻也總在最失意時乍現曙光。生命或將倏忽間變得陌生,而我們要如何平靜地信仰生命的美麗,面對困境?

  隆之(大澤隆夫飾)是一位小學教師,和陽子(石田百合子飾)是一對即將結婚的戀人。有一天,隆之獲知自己身患怪病即將失明,他試著對陽子隱瞞病情,送她安心出國,他也辭去了小學的教職,回到姐姐與媽媽同住的家鄉長崎,想趁著完全失明之前,好好的記憶下家鄉的景色。而原本對隆之病症不知情的陽子,最終獲知真相,決心回到長崎照顧隆之。

  「解夏」典故源自佛經,白話文之意:「以往都將消失,一切從頭再開始」。這部電影主要以身為戀人、父母以及當事者等多方面角度,來看該如何度過人生危機,進而如獲重生般走到人生下一個階段,動人的愛情,富饒深意的故事,讓人體會生命的無奈與美麗,值得影迷細細品味…


又是一部邊看邊哭的片子,雖然劇情沒有什麼高低起伏,但是只要一句話、一段劇情,就能夠讓我感觸很深。

------傳說中的地雷分線------

讓我感觸很深刻的有幾個地方:

【病友】
男主角隆之知道自己即將失明時,他不安的跑去拜訪得到同樣怪病、並已失明的病友,為了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怪病的事。相較於隆之的忐忑不安,已失明的病友卻顯得非常樂觀。

病友說:「我失明後碰到的麻煩只有一個,真的就只有一樣。早上刷牙的時候,牙膏無法準確的擠在牙刷上面。不過這也不算什麼,因為擠在牙膏上面的做法太主觀,所以我隔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換了個做法,就是直接把牙膏擠進嘴裡,這樣就沒問題了。」

乍聽之下,感覺還蠻好笑的比喻,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有很多事情的主觀意識太強,其實有些事情也不見得一定要照著原來的框架走,只要轉個念,或許事情都會變得很容易。

【女友-陽子】
隆之帶著陽子到他爸爸的墳墓上香,從他爸爸的墳墓眺望出去,可以看到長崎港口後的大海。陽子看到這個景象後直說跟她在明治神宮美術館展示的一幅畫非常像。

她笑著說:「其實我曾一直看著那幅畫, 想著心愛的人就是在這個地方長大的。」

喜歡一個人,會想要看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喜歡他長大地方的方言、喜歡他長大地方的食物、喜歡他長大地方的街道,這樣的感情少之又少,極為珍貴。

【長者的開示】
隆之和陽子一起到外出散步,在某家寺廟裡遇見一位年長的義工。因為正巧這一天是「結夏」,所以這位長者告訴隆之與陽子有關「結夏」與「解夏」的由來。

從前,印度的佛教僧侣們平時是靠著四處走動來宣揚佛法,也藉此修行。四月十六,印度的夏季開始,這一天,也同時是雨季的開端。雨季,正是蟲卵孵化、草木發芽的時節,釋迦牟尼佛擔心僧侶們在這段時間內外出會踩壞了蟲卵與嫩芽、犯了殺生大戒,便把僧侶們集合到「結界」(寺院的前身),讓僧侶們在這裡「安居」(禁足),專心講經修道,不得外出。平日雲遊四海的僧侶們,此時必須靜下心來,曬起草鞋,放下錫杖,守著空屋,即使碰到相識之人,也只能裝作不認識。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結夏安居」,僧侶們除了每日按時唸經誦佛、講經講律講論之外,還要遵守比平常更嚴格的戒律,不准爭吵、不准詆毀、不准看其它書籍、不准不用心聽講...否則就要被趕出結界。這段單調寂寞、刻苦修行的「結夏安居」為期九十天,直到七月十五日結束,結束的那一天,稱為「解夏」,從這天開始,一切重新開始,宛如新生。這就是「結夏」與「解夏」是由來。

長者對隆之說:「解夏的那天,就是你解脫的日子。漸漸失去光明會讓你感到不安與恐懼,等到你完全失明之時你就解脫了。這是你的修行,畏懼失明的修行。」

面對自己即將失明(或生命結束)的事實,我想每個人都一定會感到不安與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失明後(或者往生後)的世界會是如何的。既然
面對無法避免的考驗,那麼終究我們就只能去面對它、接受它、修練自己的心,等到我們能從恐懼中解放出來,那麼就是我們「解夏之日」的到來。

再看得廣一點,如果把人生中的困難或挫折當作是一次次的「結夏安居」,勇敢面對困難及挑戰,相信總有一天「解夏之日」將會到來,一切從頭開始,就像雨季過後,人生即將美好。

註:劇中病友說,我們一般人都認為失明的人看見的,就是一整片的黑暗,但其實是一整片的“乳白色”(這也是本片英文片名的由來),就像身處在霧中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o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